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我们

长寿王陵

长寿王陵

  长寿王陵是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的陵墓,建于公元5世纪初,长寿王继位之时。

  长寿王陵早年被盗。清同治末年,中原灾民出关谋生,进入长白山封禁区,见此墓宏伟壮观,以为镇守边关的将军之墓,讹传之为“长寿王陵”。

  长寿王陵北依龙山,西靠禹山,东南有鸭绿江,前面是开阔的坡地,朝向好太王碑,遥望高句丽王都国内城。地势优越,建筑恢宏。

  据文献记载,高句丽共经705年,28代王。其中,应有18座王陵分布在集安洞沟古墓群中。长寿王陵是现已确认的王陵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。属于方坛阶梯石室墓。外观呈截尖方锥形,故有“东方金字塔”之称。长寿王陵是用精琢的花岗岩石条垒砌。底部近于正方,边长31.58米,以上有七级阶梯,由22层石条逐层内收构成。墓高12.40米。用石条1100多块。

  墓室从第三级阶梯筑起,墓道口开在第五级阶梯。方向230度(西南)左右。墓室长宽各5米,高5.5米,室底顺置一大一小两座石棺床。盖顶石为一块巨大的花岗岩石板,重约50余吨。墓顶部边长13.2—13.7米,每边有20余个孔洞,原有栏杆及墓顶建筑。于土中曾清理出一批筒瓦、板瓦、莲花纹瓦当和錾有“条一”“条六”字样的铁链等建筑构件。

  长寿王陵系用巨大石条中间填充河卵石构筑,自身重量产生向外的张力。为抵消张力,保证其稳固,每面由重10余吨的3块巨石倚护,现存11块(后面中间缺少一块)。

  这些巨大的石条,都是从22公里以外的采石场运来。一千五百多年前,缺乏运输和起重工具,高句丽工匠运用冰上运输、滚木、填土斜坡等办法,把石条一块一块运来,又一块一块地垒砌上,需要付出极大的艰辛和努力。长寿王陵的建造,充分反映出高句丽人的聪明才智。

  长寿王陵曾有一个很广阔的陵园和墓域。在保护维修中,曾发现南面约60米处有一涵洞,将墓顶和墓室的渗水排出。在长寿王陵的东北部,有一排东南—西北向的陪冢,现仅存一座,为阶坛石室墓。西南200米有祭祀遗址,面积5公顷。

  长寿王十五年(公元427年)高句丽都城南迁平壤。人们常常提出疑问,长寿王陵是否是长寿王陵。我们从高句丽王陵建筑样式,形制演变规律及出土的瓦、瓦当、铁链等文物,均可证明长寿王陵为公元5世纪初建造。高句丽王是在即位后修建陵墓的,长寿王亦如此。高句丽迁都是由于高句丽势力的发展趋向,经济、文化重心的转移所至。长寿王迁都之时,长寿王陵已然竣工,不会再起陵墓,只好死后归葬。而国内城既是故都,又是重要城市,归葬是完全合理的。同样的个案,在中原地区屡见不鲜。

  长寿王陵陵园设计完美,石造工艺精细考究,堪称高句丽积石结构陵墓的巅峰之作,亦是绝世之陵—自此之后石造陵墓不再见诸高句丽王陵。